返回

大秦帝国(精华版)(全5册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八、谈兵致祸 张仪巅峰遭重挫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遍体鳞伤的张仪终于醒了过来,恍惚间仿佛一场噩梦。

    身下石板冰凉,浑身冰凉,心也是冰凉的。那一线微光,似乎也是飕飕凉风,将一丝朦胧混沌的感觉都变得冰凉。睁开眼睛,很清醒又很朦胧,分明一方凉冰冰天地,如何又感到热烘烘一片焦躁?还是闭上眼睛想想,究竟发生了何等事情,如何自己突然变成了一片空白?

    张仪深深吸了一口气,日间之事在一片冰凉潮湿中渗了出来。再次醒来,张仪浑身软得酥了一般,透体的冰凉如何又换了轻飘飘暖洋洋大醉之后一般?张仪费劲睁开眼睛,见一个人跪坐在身边,似乎在低声哭泣。闭闭眼睛再睁开,张仪相信不再是梦,不再是醉眼昏花,这是真实。

    “绯云?是你吗?”张仪含混嘟囔了一句,那张嘴仿佛不是自己了。

    “张兄!你,你终于醒了。”哭声停了,泪珠滴在了张仪脸上。

    “绯云,”张仪慢慢张开嘴巴,“看……看,舌头还在吗?”

    绯云扑哧笑了,边抹眼泪边点头:“在,在吔。”

    张仪长长喘了一口粗气:“但有这三寸舌在,张仪就还是张仪。”

    “先别说话,我给你喂点热米酒。”绯云轻柔地扶起张仪倚在自己肩头,转身拿过一个棉套包裹的铜壶,将壶嘴儿搭在张仪嘴唇边:“来,喝下去会好些。”香甜温热的米酒一入口,张仪大感干渴,咕噜咕噜牛饮般吞咽起来,一壶热米酒顷刻全部干净。张仪大感精神,四顾打量,这是一间竹墙茅屋,透过半掩的木门,一座苍翠的山头便在眼前,似曾相识。

    “绯云,这是何处?”他惊讶得有些结巴起来。

    “长阳谷,田忌隐居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如何能在这里?田忌何在?”

    “张兄莫急,”绯云叹息了一声,“我这就说给你听……”

    昭雎缉拿了张仪,田忌大急,一面让绯云到令尹大帐打探,一面连夜紧急求见楚威王。绯云火急赶去,用一百金买通了令尹府一个军吏,才得以守候在令尹府门厅等候。夜半时分,田忌匆匆赶到,出示了楚王金令箭,才强迫昭雎放出了遍体鳞伤的张仪。出得令尹府,田忌什么话也没说,连幕府都没回,亲自驾着一辆战车将张仪主仆送到江边。这时,一艘快船已在江边等候了。朦胧月色下,田忌对绯云说:“先生重伤,好生护持。我稍后便归。余事不用操心,上船便知。”说完匆匆走了。如此漂漂荡荡走了六天,才回到了云梦泽长阳谷。

    “将军如何?他没受牵累吧?”张仪急问。

    “田登说,楚王与将军又做了一个交换:将军须统兵收复房陵,楚国方能放人。将军坚执要楚王先放张兄,否则不受交换。僵持半个时辰,楚王才出了令箭。我等离开,楚王便催促将军连夜带兵北上了。田登安顿好我等,随后追赶将军去了。”

    张仪愣怔良久道:“绯云,你去歇息,让我好生想想。”

    “做好饭我便来。”绯云扶张仪躺好,轻手轻脚出去了。

    秦军偷袭房陵,田忌是经过认真揣摩,事先作为唯一危险提出来的。张仪却不假思索立即否定了田忌,最终也导致了楚王对田忌主张的否定。事实上,田忌并没有赞同张仪的看法,但却没有像策士那般据理争辩,非要见个你高我低。田忌的话是有道理:“兵家法则,后方为本,但求防而无敌,不求敌来无防。”

    回想起来,张仪觉得真是不可思议。当时,为何对如此要紧的兵家格言充耳不闻,就那么一阵笑谈,便否定了一个当世名将的深思熟虑。张仪啊张仪,身为名门策士,如此浅薄轻狂,实在是天下笑柄。当房陵军使急报噩耗时,你张仪震惊得面色灰白、呆若木鸡,连话也说不出来,不觉得羞愧吗?

    心念及此,张仪苍白的脸色涨得通红,生平第一次生出了无地自容的感觉。仔细想来,自己对秦国从来就不甚了了,偏偏又莫名其妙地蔑视秦国。对兵家战事之学,从来是皮毛耳耳,偏偏竟莫名其妙地轻率谈兵。张仪啊张仪,与苏秦的沉稳透彻相比,你是何等浅薄浮躁?苏秦常说:“锋锐无匹,吾不如张仪也。”张仪对苏秦的这种称赞,每每总是大笑一通,口中非也非也,心里却很得意。这次,也是生平第一次,张仪蓦然警悟,自己与苏秦相比,实在是差了一筹也。木门半掩,昏黄的阳光长长铺在了茅屋厅堂,张仪盯着枕在山头的一轮残阳渐渐沉沦,一线冰凉的泪水涌上了苍白的面颊。

    夕阳西下,一抹血红的晚霞搭在苍翠的峰顶,一缕袅袅扶摇的炊烟融进苍茫的暮色,三面青山如黛,谷底澄江如练,谷风习习,山鸟啁啾——多么美好的河山,多么美好的尘世也。瞬息之间,张仪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,痴痴地伫立在晚风之中。

    “吔,别站风里了,回去吧。”风中传来绯云的小声嘟囔。

    “绯云,”张仪突然转身道,“离开长阳谷,收拾一下,后半夜走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为何?伤还没好,走不得。”绯云一急,声音又尖又亮。

    张仪沉痛道:“田忌换我,身不由己。安顿我在这里,也本

八、谈兵致祸 张仪巅峰遭重挫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